白衣咸饭:难产2.0

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分娩过程发生了困难,习惯上称之为 “难产”。在医学上,对难产的定义其实是指需要医生帮助的分娩,所以德语中的产科学叫“助产”(Geburtshilfe)。助产有两大类三种技术:经阴道生出来的助产有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经腹部的助产就是大家熟悉的剖宫产。 分娩的时候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这在现代医学之前是件很麻烦的事。发明了缩宫素后,助产得到了很大改变。缩宫素本来是人体在分娩过程中自身分泌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半衰期很短,只有3分钟左右。在胎动发作之后,作用于子宫,使子宫一阵一阵地收缩,最后胎儿娩出。在宫缩过程中,患者会感到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就叫阵痛。有的妇女体内的缩宫素难以达到子宫收缩的浓度,或者子宫对缩宫素不敏感,使得子宫收缩时没有力量,医学上称为宫缩乏力。发明了缩宫素后,医生对宫缩乏力的产妇,静脉点滴缩宫素,可以使很多产力不够的产妇,可“借助”外力生孩子。其实,子宫收缩的力量是由子宫肌肉完成的,医生们使用的只是使之收缩的药物而已。 缩宫素的使用是有讲究的。如果使用剂量过大,子宫收缩会很强,甚至引起子宫破裂。也有的患者因子宫收缩的极性消失,成为无效宫缩,患者疼痛异常但产程毫无进展。由于缩宫素的外包装盒上,写着可以“肌肉注射”,有的赤脚医生不明所以,竟然给分娩中的妇女进行肌肉注射,结果导致子宫破裂,母子双亡。其实肌肉注射只适用于产后子宫的收缩,绝对不可以用于胎儿娩出前的产妇。在促进子宫收缩、分娩的过程中,必须静脉点滴,而且浓度要低、滴速要慢,即小剂量静滴。    在临床工作中,也有的妇女对缩宫素不敏感,或者已经使用了缩宫素,宫口已开全,但胎儿还是无法娩出,或者产妇有这种或那种原因,需要立即娩出,但还差临门一脚,怎么办?或者胎儿在宫内发生了缺氧,必须在短时间内娩出,容不得再慢慢地在那里点滴药物。这时,如何助产就摆在了医生的面前。 很多人或许会问,做剖腹产啊!其实,这个问题医生也知道。问题是,有时候来不及做剖宫产。剖宫产要做准备,要送入手术室,要麻醉,这个过程一般得一刻钟,有的医院甚至要30分钟,而胎儿等不得这么久,所以古老的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还是有市场的。    无论是产钳助产还是胎头吸引术助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前者是对钳子,保护性的夹住胎头,把孩子拉出来;后者是使用负压吸引把孩子的头牵引出来。一般而言,产钳对胎儿的损伤相对而言要小一些,但对母亲的产道损伤大些,胎吸正好相反,对胎头的损伤大一点,而对母亲的产道损伤很小甚至没有。但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既考验医生的智慧,也考验医生的技术。如果差一条,都可能会使手术失败,轻者给新生儿或母亲造成损伤,重者引起死亡。 产钳或胎吸都属于临门一脚的技术,只适用于宫口已经开全的产妇,而且是胎头已经下降到几乎就要出来的产妇,一般没有办法术前预测。以前麻醉技术不发达,剖宫产是个很大的手术,因此,这两项技术还用于宫口开全,但胎头较高的产妇,医学上叫高位产钳或中位产钳。由于高、中位产钳的副损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非常严重,现在很多地方已明言禁止。现在常用的低位产钳又叫出口产钳,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胎头已经很低,马上要出来,只需用产钳轻轻一拉,胎儿就出来了。这时候如果去做剖宫产,不仅不合算,而且无论对胎儿还是母亲,都是弊大于利。即使麻醉很快,手术时很顺利地入腹,但因为胎头的位置太低,胎头卡在盆腔内,要从腹部把胎儿取出来,实际上是件很困难的事。不仅取出胎儿要很久的时间,而且可能会加重胎儿的缺氧,损伤母亲,比如造成严重的子宫撕裂,甚至波及子宫周围的器官,比如损伤输尿管、膀胱等。   一般人以为,产钳夹着胎头,会把孩子夹傻。其实是种误解。恰恰相反,由于产钳设计成保护胎头的形状,所以指征合适时损伤胎头的情况反而不多见。由于胎头与产道之间多了一对“钳子”,无形中加大了胎头的“直径”,而且没有弹性,使得阴道损伤的几率大增。当然,胎头损伤与否,还与胎位和产钳的放置有关。如果把胎儿的位置查错,产钳的放置也会相应地发生错误;或者胎儿本身有头盆不正,无论怎么放两把钳子都无法扣合,这时医生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前不久,报纸上报道说美国的一起天价赔偿案,患方获得1960万美元的赔偿。这个案子就是产钳使用不当的典型。该案中产钳助产过程长达23分钟,最后小孩脑瘫,产妇的产道发生了IV°会阴损伤,且几次修补都以失败而告终,给患者的确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胎头吸引术在国内的很多医院正在慢慢消亡。重要原因就是术后,无论有无损伤,新生儿的胎头都会像一块长长的砖,容易引起医疗纠纷。虽然绝大多数新生儿的头会在3-5天内恢复为很圆的样子,但多少都增加了新生儿头颅皮下血肿的几率。皮下血肿对孩子的大脑不产生任何影响,但会延长新生儿产后黄疸的消退时间,所以医生们慢慢放弃了这个手术。 首发于新语丝2008年7月13日。 本文地址:http://www.wjbb.com/know/899 原文出处:http://www.weibo.com/p/1001603789484272562367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