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立场文件-卡介苗

在结核(TB)疾病负担较高的国家,在所有婴儿出生后应尽快接种单剂卡介苗(BCG)。卡介苗发生严重副作用极其罕见,即便在无症状的HIV阳性婴儿中也是如此。因此,所有健康新生儿都应接种卡介苗,即使是在HIV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 已经出现症状的HIV阳性婴幼儿或已经知道有其他免疫缺陷状况的婴幼儿不应给予卡介苗接种。 在结核疾病负担较低的国家,可仅选择那些已被确认对结核高危的新生儿和婴儿以及皮试阴性且年龄较大的儿童接种卡介苗。在某些结核疾病负担较低的人群中,已不再接种卡介苗,而代之以加强病例发现和督导早期治疗。 通常不建议在成人中接种卡介苗,但对结核菌素皮试呈阴性而又不可避免地会密切接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tb)患者的人,则可考虑接种卡介苗。目前并无可靠的证据表明反复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 卡介苗是目前惟一可用的结核疫苗。它能预防婴幼儿中的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型结核。不过,它并不能防止结核分枝杆菌的原发感染以及潜伏期结核的复燃,而后者正是分枝杆菌在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感染源。如未经治疗,这两种病症通常都是致死性的。 卡介苗相对来说较安全、廉价,并且只需要注射一次即可。 卡介苗是现用疫苗中最古老的一种,1921年,卡介苗疫苗首次被用于人体免疫。目前,每年约有1亿儿童接种卡介苗。 多数疾病负担较高的国家在婴儿中接种卡介苗,并以此作为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一部分;不过,在工业化国家中,由于结核已变得很罕见,更倾向于仅在高危人群中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可与其他儿童期疫苗同时接种。 正确的卡介苗皮内接种几乎都会产生轻微的局部反应(红斑、局部硬结、压痛),继而在注射部位出现小溃疡。受接种者的年龄和免疫状况、接种者的技能、以及卡介苗的菌株和剂量都可影响不良反应的程度。几个月后,局部反应可结痂形成微小瘢痕。典型瘢痕的形成被视为既往卡介苗接种的标记,但并不意味着对结核具备保护能力。 在疾病负担较高的国家,世卫组织建议应在婴儿出生后尽快接种卡介苗。在某些国家还开展加强免疫,但这种策略的价值尚未得到证实。如受接种者在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也可复种。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的保护期尚未明确,但通常认为保护水平会逐年下降,经10~20年后降至不显著的水平。 大量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婴儿接种卡介苗并不能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的确可以极其有效地防止婴幼儿的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 不良事件 卡介苗接种后的并发症较罕见,接种后出现致死性播散的几率约为0.19~1.56/100万,并且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因疏忽大意而对细胞免疫严重抑制的个体接种卡介苗所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如广泛的局部溃疡和区域性淋巴腺炎)的发生率为<1:1000,且多数病例(>99%)系免疫缺陷者。与大龄儿童相比,新生儿出现疫苗诱发的化脓性淋巴腺炎的风险较高,因此,30日龄以下的婴儿在接种时应减量。骨炎也曾有过报道,但与某些特定批次的疫苗有关,而且极其罕见。 卡介苗接种的适应证
  • 结核高发地区的所有婴儿(关于HIV,见下文);
  • 在结核低发地区有特定危险暴露于结核的婴儿和儿童;
  • 暴露于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者(影响未确定)。
卡介苗接种的禁忌证
  • 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员(有症状的HIV感染,已确诊或疑似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白血病,淋巴瘤或全身性恶性疾病);
  •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放疗);
  • 妊娠期妇女。
世卫组织关于卡介苗接种的立场 国际上供应的卡介苗是安全的,较易被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不会干扰同时接种的其他疫苗的保护效果。 尽管卡介苗存在缺点,但世卫组织仍推荐结核高发国家应尽快对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单剂卡介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幼儿中接种卡介苗可对危及生命的结核实现显著的保护作用;幼儿常早期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且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疾病的潜伏期较短。 结核疾病负担较低的国家可选择有限度的卡介苗接种方案,即仅在结核高危人群或结核菌素皮试阴性的大龄儿童中接种卡介苗。在某些结核低度流行的国家中,已不再接种卡介苗,取而代之的是加强病例发现和督导早期治疗。随着结核发病数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的不断升高,未来数年内这些国家有可能会重新考虑采取卡介苗接种政策。 对青少年和成人接种卡介苗的保护效果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既往暴露于环境分枝杆菌的程度不同有关。不过,考虑到感染多重耐药菌株的严重后果以及卡介苗反应原性比较低,应对符合以下条件的所有人员接种卡介苗:处于非结核流行区;暴露于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既往未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皮试阴性。 参考文献: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positionpapers/zh/ 出处:http://huobablog.com/?p=85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